(相关资料图)
投资建议:
电子板块: Q1业绩底部,看好AI、自主可控及被动元件需求复苏。国内MLCC厂商发出涨价告知函,自4月开始全面调涨MLCC价格,我们认为被动元件最差时期已过,有望迎来需求回暖+盈利能力修复。2022年被动元件板块受到需求疲弱影响,2022Q3达到行业底部,部分厂商稼动率跌至30%,目前从价格、库存、稼动率、交期情况来看,渠道原厂价格倒挂结束,库存处于合理水位,原厂稼动率二季度预计提升至60-70%,从基本面的角度看,环比有积极的改善,Q2工业需求订单回暖,消费类产品部分需求有改善,数据中心有望在三季度需求回升。展望2023年Q1业绩,我们预测受到消费电子、数据中心需求疲弱及产业链去库存、降价的影响,整体业绩承压,板块分化明显,半导体设备、零部件、材料业绩表现较好,下游消费电子应用占比较大的公司业绩承压。预计2023年上半年基本面仍处在去库存阶段,展望下半年,工业需求有望逐步回暖,数据中心在Ai+应用落地、数字化等拉动下需求回升,消费电子需求也有望改善。整体来看,我们认为一季度是电子半导体行业业绩低点,后面将逐季向上,下半年有望在需求回暖+补库存的拉动下迎来业绩向上拐点,看好AI新技术需求驱动、自主可控(半导体设备、零部件、材料)及需求反转受益产业链。 通信板块: 景气度向上,关注三条主线。一季度通信板块预计运营商、光通信等数字新基建板块保持平稳增长,物联网模组、IDC增速探底回升,数字能源相关上市公司增速较快,智能汽车预期相对偏弱。展望2023年全年,我们持续看好运营商,同时建议关注三条主线:从0到0.1、困境反转与强制造。从0到0.1: 长期看行业渗透率仍处在早期高速发展阶段,23年有望实现渗透率10%突破的细分板块包括充电桩、车载光学等;困境反转:短期受供应链扰动、疫情影响需求下滑等导致经营出现困境,但基本面最坏情况已经或正在过去,包括物联网模组、云计算等细分领域;强制造:重点看好具备优秀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海外布局的通信制造类公司,随着上游高价原材料去库存接近尾声,欧美制造成本大幅上升订单转移,今年此类公司上游和下游两端改善,存在利润超预期可能,包括物联网智控器、数字能源等细分领域。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移动、中兴通讯、中际旭创、拓邦股份、移远通信、和而泰、视源股份、光峰科技、美格智能等。 计算机部分: 中长期看,计算机依旧处于机会期。基本面角度,内生的看,需求端To G和大B的特点,决定收入端的韧性和率先回暖,人员投入节奏决定利润端弹性的释放,外部环境看,相关政策不断出台,ChatGPT带来技术变革的期待。交易角度,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枢偏下位置,行业比较来看,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,更受益于回暖复苏,在科技成长板块内部也具备资金吸引力,机构持仓持续提升。因此我们总体看好计算机板块的机会。中短期看,在前期确定性相对高、估值不高的头部市值企业陆续开始修复后,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下,行情演绎到有边际变化、位置不高的中小市值公司。预计后续要观察4月份一季报披露期间,其他科技成长类板块的景气度,或计算机板块内部细分领域的景气度变化,决定资金的分散和汇聚。投资方向上,我们依旧认为主线是两条,底层的“安全”-即国产替代、自主可控,和应用层的“发展”-即数字化、智能化。在长期确定性、中期景气度、短期边际变化、估值分位数的评估体系下,映射到具体细分领域,值得关注的是信创、工业软件、网络安全、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金融IT、能源IT、建筑IT、智能驾驶等。 推荐组合:精测电子、澜起科技、北京君正、三环集团、捷捷微电、中国移动、中兴通讯、恒生电子、中望软件、海康威视。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/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;中美科技博弈风险等。关键词:
(600282)南钢股份:实控人拟由郭广昌变更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。 (002015)协鑫能科:3亿元入股星临科技,步入AI算力赛道。 (000716)黑
【财华社讯】中裕能源(03633 HK)公布,于2023年03月31日回购50万股,每股回购价介乎5 37港元至5 49港元,涉资约272 4万港元。本年內至今
4月2日,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 引起热议。近日,不少B站用户发现很多自己关注许久的UP主,发布了暂时停止更新的视频,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上传新的
随后,是网上铺天盖地关于露营倒闭潮来袭的报道,其中提到不少主理人关停旗下营地。随着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露营地行业标准和露营地管理办法,